时 间:2023年2月14日上午10点
地 点:市政府新闻发布中心
本期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委网信办主任兼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蔡文煜
出席领导:市政府周文栋副市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曹文彬、市科技局局长赵建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冯爱东
无锡“465”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发展 新闻发布词
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周文栋
( 2023年2月14日 )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向媒体界的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无锡市产业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敬意和衷心感谢!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提出: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 、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数字中国” 。无锡始终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推动产业发展, 使产业强市成为无锡经济的最大共识和无锡城市的最亮名片, 昨天召开的无锡市产业强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 市委杜小刚书记提出无锡要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立市之本, 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 加快构建以战 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强市,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关键在于振兴制造业,重要途径是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未来一段时期,无锡将着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 群, 引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纵深推进产业强市主导战略, 加快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
一、“465”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产业集群是推进产业强市的重要支柱
当前,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迭代速度加快,全球产业从生产方式到组织形式 、从合作关系到空间布局都正经历深刻变革: 一方面, 在以信息技术为 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引领带动下,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制造业与服务业加速融合,产业新业态、经济新赛道不断涌现,集群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区域、城市间的竞争已从企业之间、 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转向产业集群之间、产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 争; 另 一方面,受国际政治形势、逆全球化思潮等影响, 西方国家正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回迁,全球服务贸易持续收缩 。对无锡而言,由于顶天立地的旗舰型企业和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还不够多, 产业自主创新力、产业链条主导力 、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要素支撑力等还不够强,如果不能提高产业体系的自主可控水平,产业链供应链就会面临“卡脖子”“掉链子”风险。因此,无锡早在2018年就制定实施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和实施意见,重点培育发展 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4个未来产业集群, 近年来“16+4”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基本完整, 产业特色优势渐显,千亿级产业集群达到10个, 物联网、生物医药、高端纺织等 3个集群入选先进 制造业集群“国家队” 。但对标世界级产业集群, 在产业链价值链 、自主创新能力、企业领军 、产业生态等方面仍有明显差距,集群特色化、专业化 、品牌化特征还不突出 。当前,主要 发达国家纷纷将产业集群建设作为占领技术和产业制高点, 巩固领先优势的重要抓手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推动战略性 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江苏省委省政府也明确要培育一批 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市委市政府对此进行了系统谋划, 出台了《无锡市关于构建“465”现代产业体系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的实施意见》, 这是原来“16+4”产业集群的“升级版”, 在工作上一脉相承, 坚持以产业集群为抓手一张蓝图绘 到底; 在产业上更加聚焦, 地标、优势 、未来三类产业集群发展层次更加清晰; 在推进上更加有力, 从体系、机制 、制度等方面着手, 推动形成联动协调的工作机制和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在发展定位上, 做大做强物联网、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4个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地标产业集群, 发展壮大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特色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 (含新能源汽车) 等6个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全国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和元宇宙 、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 、氢能和储能 、 深海装备等5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增长后劲足 、资源集聚度高的未来产业 。在此基础上,加快打造“3010”重点产业链,培育30条具有较高积聚性、根植性 、先进性的优势产业链和10条综合竞争力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卓越产业链。在发展目标上,到2025年,4 个地标产业集群和 6个优势产业集群营收合计达到 2.6万亿元, 比“十三五”末再增加 1 万亿元左右,5个未来产业规模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长。在此基础上,培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万亿元级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5000 亿元级别先进装备产业。在发展重点上,明确了每个产业集群的重点领域和产业链 、重点布局的地区、重点打造的平台以及目标定位,其中物联网、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软件将着力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 其它产业将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家级集群 。在主要任务上,将聚焦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卓越产业链打造、企业梯次培育、协同创新提升 、产业转型升级和开放合作交流等实施六大工程,着力打造推动集群优化发展的内生机制 。在保障措施上, 从组织领导、工作体系 、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进行进行全面考虑, 形成最大合力, 统筹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二、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无锡将聚焦“465”产业集群和“3010” 重点产业链, 全面提升集群发展水平,优化集群发展生态,提高集群治理能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 体系,重点从以下七个方面发力:
一是聚力“点上突破”,着力建设特色产业园区 。园区是 产业发展的主阵地,针对目前很多园区在空间布局、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土地集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市政府即 将出台《无锡市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园区走专业化、特色化 、集群化发展道路, 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 、人才链、要素链深度融合, 通过高质量产业空间保障重点产业集群发展 。到 2025年,将培育认定 50个以上具有鲜明产业辨识度的特色产业园 区。
二是强化“链上协同”,着力优化项目招引机制。聚焦“465”产业集群和“3010”产业链, 全市将实行定向招商、专题招商, 一方面加强市区镇三级联动、地区部门基金多方协同, 构建全市一盘棋、更具战斗力的项目招引机制, 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 、带动力强的总部型 、龙头型、平台型重大项目以及产业链短板和关键核心项目,不断积聚上下游企业 、集中产学研主体、优化产业链生态, 推动集群企业由“物理相加”到“化学相融”。
三是加强“中心引领”,着力壮大优质企业主体 。目前无锡还缺少一批具有很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旗舰型龙头企业以及在细分领域有突出竞争力的链主企业,企业资源整合和集成创新能力较弱 。下一步,全市将深入开展“百企引航”“千企升级”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行动, 加强产业链协作配套,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深度嵌入大企业供应链、创新链,形成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格局。到2025年,培育200家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推动 更多企业进入中国500强乃至世界500强。
四是激活“关键潜能”,着力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精准高效落实“1+4”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加快科创载体、新型研发机构 、重大创新平台、企业研发机构全面布局,高效衔接创新 技术研发“最先一公里”和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到2025年,新增 800万平方米功能完备的科创载体,新建200家市级以上科创孵化载体, 建设30家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和10个以上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完成30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化研发项目。
五是聚焦“面上提升”,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针对目前传统制造业占比较高的现状,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绿提三年行动计划, 加快数字化赋能、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提升步伐, 每年完成3000家以上企业“数字画像”诊断、滚动推进100个智能化建设重点项目、实施60个节能改造项 目, 推动生产制造技术和产业组织方式变革、生产高效率和需求个性化融合,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向先进制造业的跃升。
六是关注“圈层互动”,着力推动产业交流合作。抢抓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机遇,鼓励支持集群龙头企业以产业链为纽带, 建立跨国、跨省市 、跨区域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 加强国际技术合作和区域合作交流, 积极对接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重点央企 、头部企业的产业链交流合作 。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全力办好物博会、集成电路 峰会 、未来生命健康大会 、新能源大会等重要行业盛会以及汽车、环保等传统产业链协作配套活动。
七是强化“线性联动”,着力完善推进保障机制 。产业集群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统筹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推进 。深入推进“链长制”工作, 发挥由政府部门、产业园区、促进机构、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广泛参与的 16 个产业集群发展工作专班作用, 建立“ 一个产业集群、一名市领导、一个工作专班” 的工作模式, 加快完善“六个一” ( 一个产业规划、一类特色 园 区 、一批促进机构、一只产业基金、一个政策工具包、一个品牌活动) 工作抓手,牵头抓总推进园区建设、项目引育、产业发展、企业培育 、活动开展等集群发展重点任务,精准高效推动集群高质量发展。
我的介绍完了, 谢谢大家。
记者提问1:无锡在 2018 年就提出了集群建设思路,从纵向看,“465”现代产业体系中提到的集群与之前有一定的重合, 从横向看 ,很多制造大市的产业布局高度重叠 ,请问 ,无锡 “465”现代产业体系的“新”和“进”体现在什么方面,它最迫切的是要解决无锡发展中的哪些问题?
答:党的二十大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推动战略性新兴 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作出了部署,对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培育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无锡有着深厚的制造业基础, 制造业门 类齐全,2018 年无锡提出“16+4”集群培育体系,也取得了 显着成效,但总体上看无锡的产业仍处在价值链中低端,尤其是很多产业虽然有了一定规模, 但产业链不完整、上下游合作不紧密、协同创新少、缺乏产业链的合作和整体布局, 加之无锡自身市域面积小、环境制约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发展方式,从追求量的扩张转向追求质的提升,走集约化 、内生式发展道路 。同时,无锡身处中国实体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周边城市经济实力强,产业同质化现象突出,这决定了 我们在坚定实施产业强市战略的同时,必须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聚焦优势产业精准发力,以特点和长板实现突围。通过梳理 、摸查产业家底,无锡出台构建“465”现代产业体系,加快重点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在原有“16+4”重点产业 集群培育体系基础上, 进 一步提出发展 4个地标产业集群、6个优势产业集群和5个未来产业,这是原来“16+4”产业集群的“升级版”, 在工作上一脉相承, 坚持以产业集群为抓手一 张蓝图绘到底; 在产业上更加聚焦,地标、优势 、未来三类产 业集群发展层次更加清晰;在推进上更加有力,从体系、机制、 制度等方面着手,推动形成联动协调的工作机制和协同发展的 产业生态, 能有效解决目前无锡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一是有所 为有所不为, 解决无锡在土地、环境 、金融 、人才等要素资源 上的制约, 通过科学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 把有限的资源 集中到最符合无锡未来发展方向, 最能支撑经济走强, 最具有 发展潜力的产业上来。二是优化产业生态和集群内生机制, 加强区域协同 、地区联动,避免同质化竞争, 实现差异化发展 。在产业链发展上更注重上下游生态的延伸,让每 一家企业与集 群内部其他方面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 推动产业 、科技、 金融与人才协同配合形成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产业“小生态” , 通过这些“小生态”的发展壮大和融合贯通,真正形成实体经济和技术、金融、人才等要素紧密协同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生态”。三是解决特色化专业化问题 。无锡许多企业脱胎于乡 镇企业,布局散乱,区域间和地区内部产业布局都不尽合理 ,以前一味最求规模,产业大而全,没有形成特色,资源不能聚焦 。发展“465”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产业集群, 就是要吸引优 质企业向优势地区、特色园区集聚集中,让每一家企业与集群内部其他方面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深度绑定产业与地区的关系, 形成优化生产力的区域布局,走出特色化 、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记者提问2:今年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参加无锡代表团审议时勉励无锡,传承实业报国基因,在新征程上充分展现工商名城新风采。工业是无锡工商经济的顶梁柱,请问,无 锡将如何高效推进465产业体系建设,为打造第一工商名城 提供硬核支撑?
答: 刚才我在发布词中提到,围绕构建“465”产业体系建设,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实施意见,作为顶层设计,在发展定位、发展目标 、发展重点 、主要任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谋划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从工作体系、推进机制等方面强化组织推进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体系。推动成立由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人员实体化运作 。制定《无锡市重点产业链 (集群) “链长制” 工作方案》, 成立由政府部门、产业园区、行业协会、科研机 构 、重点企业广泛参与的16个产业发展工作专班, 建立“ 一个产业集群 (链) 、一名市领导 、一个工作专班”的组织推进机制 。二是坚持规划引领,加强政策配套。在“465”实施意 见基础上, 还将分产业出台 19 个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发展 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已经出台了集成电路 、软件、车联网及智 能网联汽车 3 个产业行动计划,其它产业行动计划正在抓紧制定,集成电路、物联网、氢能和储能等产业集群还将出台产业专项政策, 对“465”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 、任务和保障措施 进行全面的细化落实, 全市构建“465”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定位更加清晰,工作机制更加健全,路径抓手更加明确,保障措施更加完善 。三是完善工作制度,强化推进机制。强化市区联动和部门协同, 建立专班会议制度、统计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工作专报制度、督查考核制度等一 系列工作制度, 推动专 班工作全面开展,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 、多方保障的集群 发展工作机制 。四是聚焦重点任务,明确工作抓手。强化“六个一 ” ( 一个产业规划、一类特色园区、一批促进机构、一只产业基金、一个政策工具包、一个品牌活动) 推进机制,梳理形成重点培育企业、重点产业项目、重要科创平台、关键核心技术等“四个清单”,制定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两个目录”,编制一份重点产业链图谱和产业创新地图,为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和重点项目招引等提供参考依据。
记者提问3:到2025年,无锡要培育形成万亿元级别的新一 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高地,请问是否有具体的思路举措和 保障措施?
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 发展, 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无锡在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具有较好的产业基 础,早在上世纪60 年代,无锡就开始发展半导体产业,至上世纪80年代,成为国家微电子工业南方基地,是我国集成电 路产业最重要的发祥地和产生基地之 一,进入21世纪,无锡 物联网产业、软件产业开始快速发展, 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并获评中国软件名城。无锡格外注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集成电路是“芯”,软件是“魂”,物联网通过集成创新牵引带动万亿级的应用市场,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速数字经济,激活消费新市场、培育壮大新动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助力。
目前,无锡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集成电路突破 2000亿元 、软件产业接近 2000亿元量级,产业基础雄厚,到 2025年将培育形成万亿级的新 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高地, 我们将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 全方位、大力度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夯实产业融合的共性基础。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深入实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行动方案,高标准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共性基础体系。
二是巩固地标产业的领先地位 。聚焦物联网 、集成电路、软件等领域,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强、发展质效好 、产业链条完备、自主可控水平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标产业集群 。目前,我市集成电路、软件 、车联网等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印发,我们将围绕任务清单“挂图作战”, 突出“四敢”导向,看准趋势、找准坐标,抓好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全方位提升地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深化多技术集成的融合应用。深入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提升行动计划, 高水平建设“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融合应用先导区,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制造业、城市交通等领域融合渗透, 加强面向多元化应用 场景的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加快平台化 、定制化、轻量化服务模式创新,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优势。
四是构建体系化创新的产业生态。以新 一代信息技术集成 创新和融合应用为导向, 推动形成“芯片-软件-整机- 系统- 信息服务”的生态体系,支持建设各类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持续优化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和产业链高效融通机制。推动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产教融合,积极培养学科交叉领域人才,优化“太湖人才计划”政策供给, 重点引育高端复合型人才。
记者提问4: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多个城市都提出了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宏大目标,在激烈的城市竞争格局中,请问作为新能源产业大市的无锡产业现状如何,为了维持和巩固我市新能源产业优势,未来无锡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和思路是什么?
答: 无锡新能源产业起步较早、基础雄厚、配套齐全、人才众多 、优势明显 、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2022 年全 市规模以上新能源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550.72 亿元 、同比增长 24. 16%。产业领域覆盖广泛,光伏、风电等优势领域快速扩张, 氢能、储能等未来领域潜力巨大, 核电 、生物质能等其他领域 稳步推进 。骨干企业支撑明显,涌现出先导智能、上机数控、 双良、尚德、环晟、上能电气、远景能源、德力佳、隆基氢能、 蜂巢能源等 一大批龙头链主和专精特新企业。特色发展成效显着,全市各地区、各园区初步形成了各具优势的集聚化、差异 化竞争格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 中心、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公用研发、检测认证、流通服务 、企业研发平台资源日益丰富 。应用场景开 发活跃,截止2022年底,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18.8%, 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惠 山 区成为全国整县 ( 市、区 ) 屋 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地区。跨界融合趋势显现,得益于各类创新技术加持,优势企业之间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 数字融合” 、大中小企业“主体融合” 、产业 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融合” 步伐加快,发展空间深入拓展。未来,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加快,无锡新能源产业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将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实现产业强市、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着力推动新能源产业链的 创新、升级和重构,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做优、 做强、做精为方向, 坚持政府引导 、市场主导、择优推进、效 益优先 、环境友好的发展原则,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先进产能比例和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提升,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端攀升, 建设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体系, 构建 数字化协调发展生态,进 一步巩固我市新能源千亿产业集群优势,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努力建设“三地三区 三中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总部基地、高端组件 和整机产品制造基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引领全国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集约发展示范区、新型应用示范区、产品全生命周期 管理示范区, 国家级光伏技术创新和检测认证中心、氢能产业 创新发展中心, 先进储能产业生态中心) , 构建“研发中心、公共平台、设备检测、产业基地、示范应用”五位一体的产业新版图。
记者提问5:生物医药产业是无锡市“465”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打造的四大地标产业之一。请问近年来我市推进生物医药集 群发展有哪些创新举措?下一步工作如何谋划?
答: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各地区 、部门合力推动下, 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市科技局作为生物医药 产业推进工作专班的牵头单位,协同有关部门针对生物医药产 业集群建设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先后制 定出台“十五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十条”生物 医药园区发展政策措施、“十四五”现代生物医药产业规划以 及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各市县区纷纷出台相应 配套措施,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二是加快园区建设 。明 确构建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头部基金、研发机构、服务平台 “五位 一体”的园区发展新模式, 引导现有 4 个生物医药专业园区升级扩建载体, 指导新建2个特色园区,支持弘晖资本在锡东商务区投资建设产业园, 探索“基金+基地+产业”的联动 发展模式。三是提升创新能力。设立无锡市现代生物医药产业 资金专项, 近两年支持立项 84 个项 目,科技资助共计6700万 元,对上争取国家 、省级科技经费 5400 万元; 推动各地区与 重点高校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 命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无锡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刘 良院士 — 江阴中药产业研究中心先后落户。四是举办促进活动。举办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无锡(北京)科技合作洽谈会、“太湖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多场重要活动, 引进 300 多个生物医药 创新创业团队, 与 中国医药 、中国国新、中国生物技术中心等 单位先后签约合作, 加快集聚国内优质产业资源。五是创新合 作模式。与阿斯利康、药明康德等龙头企业合作营造优质的产业生态圈, 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 支持各园区间采用合 作共建、投资入股等方式, 推动设立“分园”、“配套园”或 “生产基地” 。
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完善产业政策 。重点在金融服务、 人才引育、专业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制定多元化政策, 针对特殊食品、化妆品、细胞治疗等细分行业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 围绕龙头企业生态圈制定专项扶持政策;二是统筹规划布局。坚 持“ 一园一特色”的战略布局, 支持新建专业化、特色化、产城融合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重点规划建设全市生物医药生产制造承接地和高端制造集聚区; 三是强化公共平台。在药靶筛选、一致性评价、临床安全性评价、实验动物、医疗器械检测 评估等产业链薄弱环节布局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推进“ 一 中心两检验室”、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 (特殊 食品) 、P3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建设; 四是培育优势集群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在医药研发服务、医学影像设备、先进医疗器械、现代中医药、特医食品、精准医疗等细分领域, 打造一批市场竞争力、行业影响力、自主创新能力等均有显着优势的卓越产业链。
记者提问6:无锡是全国唯一一个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的地级市,产业生态完善,骨干企业也很突出,请问所谓全产业链发展,是不是需要我们在各个环节、各个领域都要进行布局和推进,还是选择哪些重点领域进行发展?
答: 集成电路是链化特征最明显、最具有持久爆发力的产业,无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先后承担了国家微电子“六五” “七五”“908”等重大工程,四十多年来不懈奋斗,在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全产业链均取得了一定成绩,就产业本身而言,集成电路不同环节专业性强、链条分工明确,甚至任何国家、地区都没有办法成为全能冠军,无锡集成电路的发展也是有所侧重, 我们按照“锻长板、强弱项、抓变量”的思路,在设计方面以产品为抓手,围绕打造信创芯片、车规级芯片、高端功率半导体 、第三代半导体芯片等“两圈两链”, 通过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重点发展高端数字芯片,做精做强我市电源、 射频、功率器件等领域的优势产品,同时在车规级芯片、第三代半导体芯片领域加快布局; 在晶圆制造领域, 加快推动重点企业的扩能扩产和重大项目建设,鼓励现有晶圆生产线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制造工艺水平,扩大产能规模;在封装测试领域,重点推进 Chiplet ( 芯粒) 等先进封装的研发和产业化, 提升先进封装测试能力,同时在细分领域形成“专精特新”特色优势; 在装备材料领域,以引进补链为重点, 重点引进创新团队,同时引导设备、材料企业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企业联合攻关, 提升装备材料成套供给能力,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同时,我们在规划布局一批集成电路产业特色园区, 围绕园区头部企业建设生态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推动产业链资源集聚发展,实现“产业链协同+区域协同”的双协同发展。
记者提问7:我们了解到2022年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首次突破 2000 亿元大关,是全国唯一一个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 展的地级市,集成电路作为无锡全力推进建设的地标产业,无锡下一步如何发力?
答: 集成电路产业是我市“465”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构建 的四个地标产业集群之一,也是我市最具核心竞争力和持久爆发力、影响力的产业。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市抢抓集成电路产业 发展历史机遇的关键窗口期,为此,我们编制实施《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3-2025 年) 》,确定了发展思路和方向,指明了发展重点和任务,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推动我市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了充分发挥产业优势,补齐发展短板, 抢抓未来机遇, 按照“锻长板 、强弱项 、抓变量”的思路推动产业发展,探索提出“产业集群+特色园区”、“制造能力+产品生态”、“协同创新+关键突破”的发展路径,其中“产业集群+特色园区” 以特色园区为抓手,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走专业化 、特色化道路,也是集成电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制造能力+产品生态”着眼于解决我市设计与制造脱节的问题, 推动我市巨大的制造产能转化为设计业的发展动能;“协同创新+关键突破” 是为了充分发挥我市产业链齐全完备的优势,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聚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具体的工作任务方面主要从芯片设计 、晶圆制造、封装测 试、装备材料、特色园区 、生态建设六个方面开展。
一是提升芯片设计水平。推动设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信创芯片产品生态圈、车规级芯片创新圈、高端功率半导体产业链、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两圈两链”, 拓展“芯片+行业”概念,培育优势应用产品。
二是稳步提高晶圆制造水平 。推动一批8-12寸高水平产线建设,同时鼓励 4-6寸成熟产线转型升级,建设硅基光电、第三代半导体等特色产线。
三是做强封装测试业 。推动 Chiplet ( 芯类) 等具有战略 意义的先进封测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全力打造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封测技术创新中心“双中心”,突破“卡脖子”技术,抢占未来高端市场。
四是补齐装备材料短板、重点打造集成电路特色装备与材料国产自主创新供应链,依托先导智能、邑文电子、雅克科技、江化微等一批行业“专精特新”企业, 在原子层沉积、薄膜设备、光刻胶、高纯电子化学品等关键领域形成配套支撑能力。
五是建设特色园区。特色园区是我市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目前已经按照“6+5”在推进一批特色园区建设,其中滨湖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等6家以及较为完善,将发挥园区对产业集聚 、支撑作用, 锡山区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园等5家在加快建设。
六是优化发展环境。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着眼于人才的引进培育、金融为产业赋能、扩大交流合作等方面,将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集成电路专项基金,并出台市级集成电路专项政策。